灭虢取虞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5回:“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
灭虢取虞成语例子: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五回)
灭虢取虞拼音:miè guó qǔ yú
灭虢取虞成语用法:灭虢取虞连动式;作定语、补语;含贬义。
灭虢取虞成语繁体:滅虢取虞
灭虢取虞近义词:假道灭虢
灭虢取虞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灭虢取虞英文翻译:Fightfortrouble
灭虢取虞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灭虢取虞的意思: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春秋时期,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根据大臣荀息的计谋,用玉石和宝马贿赂虞国国君,达到借道虞国出兵攻打虢国的目的。虞王不听大臣宫之奇的忠告,让晋国借道。晋灭虢三年后,又回师灭掉虞国
灭虢取虞接龙一:灭虢取虞→虞褚欧颜→颜色发扬→扬扬自得→得不补失→失败者成功之母→母仪之德→德重恩弘→弘此远谟
灭虢取虞接龙二:灭虢取虞→虞褚欧颜→颜精柳骨→骨肉团圆→圆冠方领→领袖后进→进壤广地→地坼天崩
灭虢取虞接龙三:灭虢取虞→虞褚欧颜→颜丹鬓绿→绿叶成阴→阴奉阳违→违恩负义→义正辞严→严刑峻法→法外施仁→仁者不杀→杀敌致果→果不其然→然糠自照→照人肝胆→胆大心小
灭虢取虞接龙四:灭虢取虞→虞褚欧颜→颜丹鬓绿→绿衣使者→者也之乎
第一个字是灭的成语:灭门绝户、灭顶之灾、灭门之祸、灭此朝食、灭德立违、灭绝人性、灭虢取虞、灭私奉公、灭门刺史、灭景追风
第二个字是虢的成语:暮虢朝虞、灭虢取虞
第三个字是取的成语:猿猴取月、囊中取物、投机取巧、义不取容、钻冰取火、直言取祸、金貂取酒、求容取媚、贪位取容、弃瑕取用
第四个字是虞的成语:参商之虞、尔诈我虞、出其不虞、备预不虞、后顾之虞、暮虢朝虞、乘敌不虞、即鹿无虞、以备不虞、灭虢取虞
分类: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作者:祝妙语 时间:2021-04-19
标签:博约相辅的意思博约相辅的反义词博约相辅的近义词博约相辅造句博约相辅的拼音博约相辅的拼音博约相辅怎么读音博约相辅的解释
分享博约相辅的意思是什么、博约相辅的近义词、博约相辅的反义词、博约相辅的解释和造句与拼音英语翻译博约相辅意思:博:多,广,大,深;约:简要,简单。出处唐·韩愈指出:“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意即学业的精深要以广博地掌握和积累知识为
分类:小学成语 作者:祝妙语 时间:2021-06-03
标签:高高兴兴的意思高高兴兴的反义词高高兴兴的近义词高高兴兴造句高高兴兴的拼音高高兴兴的拼音高高兴兴怎么读音高高兴兴的解释
分享高高兴兴的意思是什么、高高兴兴的近义词、高高兴兴的反义词、高高兴兴的解释和造句与拼音英语翻译高高兴兴感情色彩:褒义成语高高兴兴近义词:兴高采烈高高兴兴成语例子:邓小平《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在气象一新、大家都满意、大家高高兴兴的情况下,工作好做。”高高兴兴拼音:gāogāoxìngxìng高高兴兴常用程度:常用成语高高兴兴成语繁体:高高興興高高兴兴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
分类:成语故事大全睡前故事儿童 作者:祝妙语 时间:2021-06-03
标签: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意思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反义词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近义词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造句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拼音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拼音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怎么读音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解释
分享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意思是什么、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近义词、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反义词、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解释和造句与拼音英语翻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养痈致患',猝然一发,势若燎原矣。”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拼音:wòtàzhīpáng,
分类:成语故事大全睡前故事儿童 作者:祝妙语 时间:2021-06-04
标签:离情别苦的意思离情别苦的反义词离情别苦的近义词离情别苦造句离情别苦的拼音离情别苦的拼音离情别苦怎么读音离情别苦的解释
分享离情别苦的意思是什么、离情别苦的近义词、离情别苦的反义词、离情别苦的解释和造句与拼音英语翻译离情别苦的意思: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离情别苦拼音:líqíngbiékǔ离情别苦成语出处:五代·毛熙震《临江仙》词
分类:成语故事大全睡前故事儿童 作者:祝妙语 时间:2021-06-04
标签:赤贫如洗的意思赤贫如洗的反义词赤贫如洗的近义词赤贫如洗造句赤贫如洗的拼音赤贫如洗的拼音赤贫如洗怎么读音赤贫如洗的解释
分享赤贫如洗的意思是什么、赤贫如洗的近义词、赤贫如洗的反义词、赤贫如洗的解释和造句与拼音英语翻译赤贫如洗近义词:一无所有、不名一文、家道壁立赤贫如洗常用程度:常用成语赤贫如洗拼音:chìpínrúxǐ赤贫如洗成语例子:他老人家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家里仍然赤贫如洗。(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赤贫如洗成语繁体:赤貧如